CGTN
加载页
使用Chrome 或Firefox 浏览器体验更佳

1953

I

1957

一 五 计 划

1986

VII

1990

七 五 计 划

1991

VIII

1995

八 五 计 划

1996

IX

2000

九 五 计 划

2001

X

2005

十 五 计 划

2006

XI

2010

十 一 五 规 划

2011

XII

2015

十 二 五 规 划

2016

XIII

2020

十 三 五 规 划

  “规 划” 里 的 中 国   1953 年 至 今

向下滚动开启“规划”之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简称“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以及养活四亿多人口的巨大挑战。中国创造性地借鉴了西方和原苏联的做法,采取了有计划地应对生产和市场供求之间关系的模式。

自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以来,中国已发布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一五”(2006年-2010年)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今年是“十三五”(2016年-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四五”(2021年-2025年)的编制工作也在推进之中。

向下滚动继续阅读或点击跳转至数据库

我们把五年规划(计划)的所有文本缩小至屏幕上。“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是篇幅最多的五年计划,共由十一个部分组成,约80295字,制定历时5年,数易其稿。1955年审议通过;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篇幅最少的是“十五”计划(2001年-2005年)只有约23227字,由九个部分组成。

“一五”时期是1953年至1980年的五个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五”至“六五”计划的文本无法使用,因此未显示。

设定经济目标是每个五年规划(计划)的重点

在这里,我们记录了自“一五”(1953年-1957年)以来的五年规划(计划)的主要目标。

五年规划(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经济目标,例如,五年跨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及其他领域的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主要目标,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铺平了道路,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七五”(1986年-1990年)到“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均设定了年均GDP增长目标。其中,“七五”计划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第一次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起步的时候就制定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大,中国的发展面临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因此,在2020年5月22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数据显示,所有目标均已实现,大部分实际增长率远远超过了预期数字。

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方面,与逐渐减少的第一产业和正在成长的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更大。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标注出了与工业相关的所有文本。

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的。

1953年,中国工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仅为8.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7.6%。到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了23.2%。

在“一五”计划中,工业相关内容占比接近一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经济主体实现多元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转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因此,五年规划(计划)中与工业直接相关的文本有所减少。

这里展示的是与工业相关的章节小节标题。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变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向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五”期间,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其中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造成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1962年)结束时,工业增加值有所下降。经过三年调整期后,有了一定回升,但仍不稳定。在“三五”(1966年-1970年)期间下降至497亿元。此后,则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自“十一五”(2006年-2010年)起,中国的工业增长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十三五”(2016年-2020年)提出的十年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旨在全面升级制造业,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在不断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快速发展,并带动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在这里,我们同样突出了与农业相关的文本。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沿革中,始终关系着国家兴亡、人民祸福。从篇幅来看,大部分五年规划(计划)对农业的提及要少于工业,但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

这里展示的是与农业相关的章节小节标题。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工业 ,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表明中国已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进入到需要工业反哺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十一五”(2006年-2010年)的第二部分中叙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和“十三五”(2016年-2020年)中,此项内容均作为完整的章节出现在靠前的位置。与之相应,从2010年开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9(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0年下降0.31。

即将进入数据库页面...

探索其他故事....

guide点击上方名词查看

"我们把重工业的基本建设作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并首先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工业单位的建设。"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们把重工业的基本建设作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并首先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工业单位的建设。"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十五”(2001年-2005年)期间,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发布并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 “十一五”(2006年-2010年)中明确国家要强化应急体系建设。

“十三五”(2016年-2020年)中,中国将公共卫生的内容扩展到了整个章节,并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早期的五年计划侧重于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扩大医务人员队伍,随后又将重心转向农村医疗。近年来的五年规划则侧重于卫生体制建设和改革。

“法治国家”首次出现在“十五”(2001年-2005年)中,并在“十三五”(2016年-2020年)中正式替代“法制国家”。一字之改,是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理念的提升。

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现了在从“八五”(1991年-1995年)到“十三五”(2016年-2020年)的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中,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所有科学研究机关都应该加强对国家建设中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在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中呈现出了由“一五”(1953年-1957年)中直接作用于当时的经济建设到“十三五”中依靠长足的科技工作创造引领性发展的转变。

"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十五”(2001年-2005年)以来,中国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连年增长,为提升创新实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全球的研发投入排名从1996年的第30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3位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根据2019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报告,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45.8%,实现了到2020年提前减少40%至45%的目标。

中国吸取了西方工业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通过宏观规划的方式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合作,扩大我国对苏联的贸易,稳步地增长对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额……巩固国家对对外贸易的管制,以防止资本主义的袭击而保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前,根据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的经验,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主要贸易伙伴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

"继续推进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地方、部门特别是出口企业的经营权,充分调动他们发展外贸的积极性。"

1986年,中国发布实施了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明确将以更大的力度扩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规模,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七五”期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显着。199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830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40%。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关税,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

2001年,在“十五”(2001年-2005年)开始之初,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外贸体制在更加开放稳定透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对于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要适当加以控制。"

六五计划(1981年-1985年)以来,中国的国防支出与国民经济和政府支出同步增长,但其在GDP中的比重则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从1979年最高的5.43%下降到2017年的1.26%,近30年一直保持在2%以内。

2019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显示,中国国防费按用途划分,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构成。2017年度中国国防支出总额为1432.37亿万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5.14%,其中人员生活费占30.8%,训练维持费占28.1%,装备费占41.1%。

"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充分依托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

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建设同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和军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主要目标,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铺平了道路,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

查看更多目标相关

查看更多工业相关

查看更多农业相关

查看更多公共健康相关

查看更多民主与法治相关

查看更多科技相关

查看更多生态环境相关

查看更多外贸相关

查看更多国防相关

close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政府网;

*注: 二五计划至六五计划文本无法使用

文字编辑: 赵红 伍岳 艾利丝(牙买加) 乐天

数据编辑: 周芮 石韬

主编: 陈姌


交互设计&研发: 覃照莹 李怡晓 段辉然(实习)


产品测试: 张胜 张宇鹏 张冬波

技术支持: 李健

多媒体制作人: 徐纪业

内容顾问: 夏吉宣

总监: 张施磊


监制: 范昀

C_Lab